当前位置:磉愁看书>都市言情>穿到北宋捞苏轼> 二十六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六回 (1 / 3)

在入冬之前,韩琦终于抵达汴京。他一回到家,便急急忙忙沐浴更衣,接着又匆匆忙忙地进宫面圣。

官家原本打算让韩琦在家休息两日,毕竟他一路长途跋涉,又风尘仆仆。没想到他刚一回京,就着急进宫禀告。

“我不是让你先好好休息两日么。”官家上下仔细地打量了韩琦一番,见他眉宇间一片憔悴,有些心疼地说道,“你之前的劄子,我都看了,你没必要急在这一时向我汇报。”

韩琦站起身行礼:“谢官家关心,臣没事。”

官家抬手示意韩琦坐下来,“你这么急着进宫见我,可是有什么急事向我汇报?”

“臣并没有急事禀告,臣只想把这次去四川路赈灾的详情,再跟您仔细地汇报下。”韩琦在回汴京之前,写了好几份劄子给官家。劄子中写了关于赈灾的情况,只不过写的并不很具体。

他这么急着进宫,就是想把劄子上没写的事情,事无巨细地向管家禀告清楚。

官家让内侍准备茶水。

这次去四川路赈灾,不管是去的途中,还是回来的途中,又或者是在赈灾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多事情。半天的时间,韩琦说不完的。

说到午时,官家让韩琦跟他一起用午膳。

虽说普通百姓家一日只吃早饭和晚饭两顿饭,但在宫中是吃一日三餐的。

在用午膳的时候,官家没有让韩琦说公事,让他说说四川路的百姓生活。

韩琦一边用膳,一边跟官家说起四川路的风土人情。

官家听得津津有味。

用完午膳,官家和韩琦出去散步消食。散步时,两人继续聊上午没有汇报完的公事。

直到申时,韩琦终于禀告完所有事情。

官家听完后,夸赞韩琦这次赈灾赈的不错,没有让他失望。

韩琦心里知道自己这次赈灾赈的不错,但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怕官家不满意。现在听到官家说没有让他失望,他心里彻底松了一口气。

官家见韩琦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调侃他道:“这次去赈灾,是不是非常紧张?”

被官家看穿,韩琦羞赧地笑了笑:“不瞒官家,臣去之前,心里紧张到睡不着觉,毕竟臣从未赈灾过。”

“我猜到了。”官家又问,“到了四川路之后呢?”

“当臣看到百姓绝望不安的面庞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百姓有饭吃,其他的什么都不想,然后就忘了紧张。”韩琦一想到当初看到百姓们满是惶恐不安的眼神,脸色不由变得沉重,“官家,臣不想再看到百姓满脸绝望的模样。”

官家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能想象的到。

“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天灾。”

“臣现在最担心的是入秋前,四川路还继续干旱。”

“我已请大相国寺的高僧们为四川路祈福求雨。”官家也不想四川路的旱情继续下去,“由圆清大师做法事祈福,我想四川路的旱情应该会结束。”

“圆清大师回京呢?”韩琦是知道圆清大师的,“有圆清大师做法事祈福,那肯定能下雨。”

“我也让圆清大师为即将出生的皇子祈福。”说到即将出生的孩子,官家想到了韩琦的娘子也怀有身孕,忙关心地问道,“你是不是也快要当爹了?”

提到这事,韩琦的面上立马露出笑容:“下个月才出生。”

“离下个月也没有多少天了。”官家笑道,“没想到我和你能在同一年当爹。”

“这是臣的福分。”

“这是我们的缘分。”韩琦对官家来说,是臣子,亦是朋友。“孩子的名字,你取好了吗?”

“臣取了一堆,但是暂时还没有选好。”韩琦看向官家,问道,“官家,皇子的名字,您想好了吗?”

“我还没有想好。”这是官家的第一个皇子,对这个儿子,他寄予厚望。他想取一个寓意很好的名字。

自从苗氏怀有身孕后,官家日日翻阅典籍,取了一堆寓意都不错的名字,但是都不满意。

“皇子还没有出生,官家您还有时间想。”韩琦心想,他儿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他也得赶快想好名字。

“对了,你说你之前去了眉州?”

“对,眉州是四川路中粮食收成最多的州府之一,臣想去看看眉州的米仓的粮食多不多,还有眉州的今年收成有没有受到隔壁州府的旱情影响。”

“圆清大师也是从眉州回来的,他说他在眉州遇到一个灵气逼人的孩子,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官家只是随口问问。

“灵气逼人的孩子?”韩琦第一反应就是宋嘉树,“官家,臣遇到了一个神童。”

“神童?”官家满是好奇地问道,“什么样的神童?”

韩琦详细地跟官家说了说宋嘉树的事情。

官家听后,觉得韩琦口中的神童,跟圆清大师之前说的那个能改变大宋命运的福星是同一个人。

“可惜,眉州离汴京有千里之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