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陌上尘>女生耽美>四时花开> 第七十七章 梧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梧桐(1 / 2)

还在纠结要把聂钧钉死在耻辱柱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人人都在暗暗忖度,长公主出手如此阔绰,按自己的品级身家到底要捐资多少才能充分表明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

在章岚屋里喝茶的宋琅摸着心口作牙痛状,“女人这种生物就该远离。。。。。。监国大人的这一招真是阴损哪,害得我也捐了半条命出去,哎呀,不行了不行了,元气大伤,没饭吃了,亲亲表妹啊,你得接济我了,”

青露看着表少爷怪模怪样装可怜,忍不住“噗呲”一声笑出来,白芷却担忧地看了看门外,害怕宋琅直言长公主阴损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漏了出去给小姐和章家惹祸。

章岚笑了,“行了,就你还能捐了半条命,连阿槿都不会相信你的鬼话,”宋琅是捐了不少,还替福建的父亲也捐了一笔,不过照章岚对他的了解,他表面高调,实有城府,经商的财富肯定远远不止他所声称的数额,捐出的银钱根本不会动摇他的根基,相反他还用这笔捐款搭上了官府多条线,真正打开了北方经商局面。

真正捐了半条命的另有其人,其中最为坊间津津乐道的是礼部右侍郎王守礼。

王侍郎现年五十八,年青时就中了榜眼,一路从翰林院编修爬到如今的二品礼部右侍郎。王侍郎人如其名,克己守礼兢兢业业,因无甚背景,家累还重,礼部又是没什么油水的部门,除了一份死板板的俸禄和偶尔的地方官孝敬,别无收入,因此银钱就看得重了些。这老头一把年纪了还亲自管着家里的钱粮,老妻每个月底还得向他报账。就这么锱铢必较地攒了三十年,好容易才给独子攒下一笔不大不小的家财。

王侍郎对独子寄予厚望,期望他将来接自己衣钵也走科举正统,谁知这独子却有大志向,一门心思就想当查案拿犯的刑部官差。老俩口拗不过儿子,只好拿出大半家财上下打点把儿子弄进了刑部。

能在刑部混的不是真有本事要不就是有背景的,这位王公子既无深厚背景才华又实在有限,混了两年还是个九品检校,连参与一般刑事案件的机会都还没捞着,王公子日日回家抱怨明珠蒙尘才华空费。

大半家财抛洒出去,没想到儿子就混成个这,当时聂钧任职刑部都官,常破大案,风头无两,王守礼就认定是聂钧有心打压自己的宝贝儿子,暗暗对聂钧怀恨在心,奈何礼部刑部井水不犯河水,一直找不到机会出气,聂钧拜征西大将军印后就更无从说起了。

这次朝堂上下非议聂钧,王守礼可算是等来了机会,他搜肠刮肚动用三甲榜眼的文采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弹劾聂钧的骈文,在朝堂上激情高昂措辞激烈地狠狠骂了一顿聂钧,此次弹劾聂钧的朝臣中数他蹦得最高,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聂钧是他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

谁知长公主四两拨千斤,搞了个募捐活动出来,从一品大臣到九品芝麻官无不一一响应,形成一股奔走筹措捐资捐物支援前线的风潮。别的二品京官都暗中互相比照捐了差不多的数额,王守礼作为二品礼部侍郎,拖了又拖,还是只能咬咬牙捐了款。王侍郎交了捐款回家就躺倒了。街坊们听给王家出诊的大夫说,老大人日日卧病,看样子都进的气少出的气多了,嘴里只是不停嘟囔我的钱啊,攒了一辈子的钱啊。。。。。。

长公主的上下同心支援战事运动给甘肃前线赢得了时间。

聂钧把征西大军分为东、中、西三路军,全面迎战金军。他自领中军,正面对战乌都部。

早期金军气势如虹,多点开花,连克数城,□□军处于下风,勉力抵抗,士气越打越丧,且战且退,局面十分堪忧。

不知是大批的抗战物资还是长公主亲笔所书的“告前线将士书”带来的强心针作用,声势浩大的朝野上下支援前线活动开始后,东、西两路军在与金兵的对战中先后取得胜利,虽然只是小规模胜利,但也足够让征西大军信心大增了。

但,聂钧所领中军还陷于与乌都的胶着战中,乌都拿下一城,聂钧奋力夺回,乌都又下一城,聂钧再死战夺回,难分胜负。

偏这时□□的东军和西军气势大盛,对战胜利成果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夺回一些被金军占领的城池。但金军毕竟短兵相接的实力较强,在失去几个据地后,金军各部很快调整过来,重新压制住了□□军的反攻。

一时,东、中、西线战事竟都陷入了胶着的局面。

这对□□来说,以时间换空间,虽然还免不了来自朝堂上关于耗费军费的非议,但能拖住金军,阻拦他们深入内地,祸害百姓,局面还不算特别坏。

对于长途来袭的金军来说,这种局面就极为不利了,草原骑兵天生不擅守城,加上后勤补给不继,持久战只会越拖越糟。

中军帐里,白天刚刚处置了几个无处跑马,在□□城池窄巷里纵马伤人打架斗殴的士兵的主将乌都很是焦躁。读过几本□□兵书的乌都明白,士兵的士气一可二,二可三,三则竭,再不尽快打开战事局面,金人喝惯血的狼刀可能就要砍向自己人了。

乌都决定出军直扑聂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